年以来,英国的经济状态十分低迷,一方面是经济增长乏力,一方面是通货膨胀持续走高。英格兰央行为了抑制通胀,从年1月开始进入加息通道。今年1月,央行的利息是0.25%,经过7次加息,在9月22日加息至2.25%,跟8月份的1.75%相比,单次加息50个基点,创下了自年以来最高的单次加息。这也使得英格兰央行的利息首次达到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。
虽然,央行的目标是为了抑制通胀,但是加息的严重后果是进一步推高了政府债务。根据英国国家审计局显示,在疫情期间英国政府借债亿英镑,用于购买医疗物资、医院、发放由于“禁足”导致的误工、误产和专项补贴的总支出。疫情期间的利息是0.1%,当下的利息是2.25%,因此政府将多支付80.8亿的利息。这绝对是对本已经捉襟见肘英国政府的一记重拳。
在9月初新任英国首相特拉斯公布了应对能源危机的补贴计划,承诺未来2年的能源费用将不再增长。业内认估计此举将需要–亿英镑。此次加息会将政府债务推向史无前例的高度。
英国政府如何借钱呢?
英国政府是通过出售债券——英国国债来借钱的。由于政府债券的风险小,很多养老金、保险公司和银行是他的只要买家。在疫情期间,英国的国债主要是被英格兰银行,也就是英国的央行所购买,这就是英国版的量化宽松。
随着央行加息,这就意味着政府的债务和债务利息将大幅增加。
当你向别人借钱的时候,最不希望听到的就是“加息”。
加息之后的影响
央行加息的目的是为了抑制通胀,从而促进经济增长。但是实际情况是增加了政府债务,并抑制房市。由于央行加息,房贷利率也会大幅上涨,个人月供会有大幅上涨,这就使得原本计划买房的个人和家庭变得谨慎,房市被抑制。由于房市被抑制,那么政府在房市上的收入,比如印花税等也会随之减少。
出路在何方?
俗话说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业内普遍认为只有“经济增长”才能解决英国的现有难题。新首相特拉斯奉行“撒切尔主义”,提出“小政府,低税收,少监管”的基本思路,希望创造经济奇迹。“特拉斯经济学”能否有效还需要时间的检验,但英格兰央行在9月22日的加息发布会中指出英国可能已经进入了经济衰退。